数据世界
产业资讯 宏观经济 企业动态 人物动态 科技数码 数据洞察 AI前沿 行业峰会 热点资讯

LeCun直指人形机器人痛点:通用智能尚远,世界模型才是未来方向

2025-10-27来源:快讯编辑:瑞雪

一场关于人形机器人未来走向的激烈争论,在科技圈掀起轩然大波。meta首席AI科学家杨立昆(Yann LeCun)在麻省理工学院(MIT)的公开演讲中直言,当前机器人行业距离真正的通用智能仍有巨大差距,这一观点迅速引发特斯拉、Figure等企业高管的反驳。

杨立昆指出,现有机器人技术仅能完成工厂中拧螺丝、搬运货物等特定任务,但要让它们在家中叠衣服、倒水或理解人类意图,仍面临难以逾越的障碍。他将这种局限归结为"窄智能"与"通用智能"的本质差异,认为突破关键在于构建能够学习、理解和预测物理世界的"世界模型"架构。

这番言论犹如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,立即引发行业震动。特斯拉Optimus AI负责人朱利安·伊巴尔茨(Julian Ibarz)公开表示反对,强调公司内部已形成明确的通用人形机器人实现路径。Figure创始人布雷特·阿德科克(Brett Adcock)则更直接地喊话:"建议杨立昆别再空谈理论,亲自下场做些实事。"

追溯杨立昆的学术生涯,其前瞻性研究轨迹颇具传奇色彩。1987年在索邦大学完成的博士论文《连接主义学习模型》,为神经网络反向传播算法奠定了理论基础。当时主流AI研究仍聚焦专家系统,他却独具慧眼地关注到50-60年代科学家对"自组织"问题的探索——即系统如何通过自我组织实现学习。

"生物学为工程提供了丰富灵感,"杨立昆回忆道,"所有生物都具有适应能力,只要拥有神经系统就能学习。这让我相信,构建智能系统的最佳路径或许是让它自行学会变聪明。"这种突破性思维促使他走上机器学习研究道路,尽管当时该领域几乎无人涉足,甚至导致他一度难以找到博士导师。

在2013年加入Facebook(现meta)后,杨立昆创立FAIR实验室并推动"深度学习"概念取代"神经网络",这一术语革新标志着产业界对相关范式的系统性接受。2018年,他因在深度神经网络领域的突破性贡献,与约书亚·本吉奥(Yoshua Bengio)、杰弗里·辛顿(Geoffrey Hinton)共同获得图灵奖。

此次争议的核心,在于杨立昆对大语言模型(LLM)的尖锐批评。他直言LLM是"死胡同",强调仅靠文本训练永远无法达到人类水平智能。"四岁儿童通过视觉接收的数据量,已超过所有公开文本训练的最大规模LLM,"他指出,"这些系统只是回忆训练信息,甚至不如猫的智能水平。"

在杨立昆看来,真正的智能源于视觉、听觉、触觉等多模态感知输入。他以猫为例:虽然猫脑仅含约2.8亿个神经元,但其对三维空间的感知、物体稳定性判断和复杂动作规划能力,远超当前所有生成式AI系统。因此,他主张将研究重心转向"世界模型"——即让机器能够预测动作执行后的环境变化。

这种模型的具体应用场景包括:让机器人通过想象完成冲咖啡等连续动作,预测每一步操作的结果。杨立昆透露,其团队采用的"环境动力学模型"已实现自监督学习,机器人无需针对特定任务反复训练,仅通过学习"动作-结果"关系即可零样本完成新任务。

尽管遭到产业界质疑,但已有企业开始验证杨立昆的理论。获得OpenAI投资的挪威公司1X Technologies发布的"世界模型",包含视觉编码器、动作编码器等模块,可对输入动作质量进行量化评估。该公司首席执行官伯恩特·博尼克(Bernt Børnich)坦言,让机器人进入家庭面临"理想与现实的落差",Wi-Fi连接等基础问题比机器人技术本身更具挑战性。

特斯拉则从制造端切入挑战。马斯克指出,人形机器人量产所需的供应链尚不存在,但公司仍在建设年产百万台Optimus机器人的生产线,目标2026年初推出V3原型机。在ICCV计算机视觉顶会上,特斯拉AI负责人阿肖克·埃卢斯瓦米(Ashok Elluswamy)介绍的"神经世界模拟器",可通过车队视频数据训练实现状态合成,该架构将被迁移至Optimus机器人。

在这场技术路线之争中,杨立昆还意外透露了自己与Llama大模型的"距离"。他多次强调未参与任何Llama项目的技术开发,并揭秘第一代Llama实质是巴黎研究小组的"海盗项目"——这个十余人团队在2022年中后期开发的轻量高效模型,最终成为meta的主力产品。虽然小扎在2023年初组建了GenAI团队推动产品化,但杨立昆坚持表示:"从技术层面说,我确实没插手。"

IBM量子算法新突破:AMD芯片助力纠错提速10倍,市值狂飙2000亿
本周五,IBM 量子副总裁杰伊·甘贝塔(Jay Gambetta)向路透社(Reuters)透露:他们成功地在 AMD的商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(Field-Programmable Gate Array, F…

2025-10-27

余承东再添新职任华为产品投资评审委员会主任,领航AI关键战役谋全球领先
IT之家 10 月 26 日消息,华为管理层官网显示,余承东已增任华为产品投资评审委员会主任,并仍担任华为常务董事、终端 BG董事长。现任华为常务董事、产品投资委员会主任、终端 BG 董事长。稍晚时候,华为…

2025-10-26

Windows 10支持将止催生换机潮,联想华硕领跑,Mac崛起显AI新趋势
外媒报道称,尽管当前市场增长主要受操作系统升级驱动,但各厂商已将目光投向更远的未来。 多家大型企业的IT负责人透露,在制定设备更新计划时,已明确要求新设备必须具备足够的AI算力储备,以应对未来两到三年内即将…

2025-10-26

铁三角发布旗舰耳机ATH-ADX7000:手工驱动单元打造极致音质新体验
这款耳机专为追求极致音质的发烧友设计,其最大的亮点在于搭载了全新手工制作的HXDT(超音速扩展振膜技术)驱动单元,致力于呈现精准、逼真且富有动态的音场。其 58 毫米的一体式驱动单元确保完美对齐振膜、音圈…

2025-10-25

华为Mate80系列或现身?圆形镜头配火山口设计,个性外观引期待
【CNMO科技消息】10月24日晚,华为官方发布了一支“在鸿蒙生态获得曝光,远超其他赛道”的视频,庆祝1024程序员节。该视频发布后也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议,有趣的是并不是内容本身,而是视频一帧画面当中的手机,…

2025-10-25

iPhone15“真香”逆袭:A16芯片+4800万主摄+iOS生态,3799元成中端性价比之选
iPhone 15用的A16芯片,虽然不是最新一代,但依然能让安卓厂商皱眉。 它的60Hz屏幕,在对高帧率敏感的人眼中确实“掉分”;27W充电速度放在2025年几乎是“龟速”;打游戏时间长了会发热降亮度,这…

2025-10-25

英特尔CEO陈立武详解战略:18A工艺量产,支撑三代产品并推进GPU与AI计划
客户端处理器方面,英特尔确认首款基于 18A 工艺的 Panther Lake 处理器(隶属酷睿 Ultra 3 系列)将于 2025年底前推出首个高端型号,并计划在 CES 2026 上全面揭晓,其余型…

2025-10-25

OpenAI收购苹果前核心团队公司,桌面AI生态布局迈出关键一步
被收购团队由苹果“快捷指令”功能及其前身Workflow应用的创始人Ari Weinstein和Conrad Kramer领导,团队成员多为前苹果员工,对苹果生态系统有着深刻理解。Workflow应用被苹果收…

2025-10-24

多家国产手机厂商竞逐超轻薄赛道,6mm机身电池容量引热议
IT之家 10 月 24 日消息,博主 @数码闲聊站 今天在微博透露,多家国产手机厂商正在测试超轻薄手机。 IT之家在此援引博主表述,虽然苹果的iPhone Air 不达预期,但国内多家厂商都还是跟着上超轻…

2025-10-24

宇树H2人形机器人拟人仿生脸引热议,王兴兴:前几代头部简易促升级
对此,有部分网友表示这个仿生脸有点吓人,出现了“恐怖谷效应”。 据澎湃新闻报道,宇树科技创始人、CEO、CTO 王兴兴在 10 月 23 日的IROS 2025(IEEE / RSJ 智能机器人与系统国际…

2025-10-24